当拼多多把“中国模式”带上联合国讲台
2025-10-28 16:11:45
  • 0
  • 0
  • 0
  • 0

在刚刚落幕的2025世界粮食论坛上,拼多多企业发展副总裁王海薇作为受邀演讲嘉宾与全球农创客大赛(GAC)的评委登上了联合国舞台,向来自全球的农业专家分享了来自中国的数字农业经验。拼多多作为亚洲企业代表,已连续两年受邀出席这一论坛。


这标志着国际权威机构——联合国粮农组织(FAO)对中国数字农业实践的高度认可,更凸显了拼多多通过“大赛发掘+平台赋能+市场对接”构建的中国模式,正成为全球农业科技创新的一份重要样本。

世界舞台:从杭州到罗马的农业创新接力

就在2025世界粮食论坛召开的两个月前,由FAO、浙江大学和拼多多共同举办的“2025全球农创客大赛”在杭州落下帷幕,在来自全球97个国家和地区的519份独立申请中,共有9支青年农业创业团队登上决赛舞台,最终来自坦桑尼亚、肯尼亚、乌干达的“SafeSip”项目摘得本届大赛金奖;中国的“猪群实时守卫战役”项目荣获银奖;美国的“PlantPulse Patch”项目夺得铜奖。

在拼多多的支持下,获得“2025全球农创客大赛”银、铜奖的两支队伍,来自中国的“牧原云计算”和来自美国的“Verdia Diagnostics”团队,首次站上了世界粮食论坛的舞台,并晋级SIF路演大赛决赛。“牧原云计算”的成员们兴奋地表示,“从中国杭州到意大利罗马,全球农创客大赛为我们提供了全球视野,拼多多对‘新农人’的培育让我们有机会与全球同行交流切磋,我们的项目也借此收获了全球关注。我们将继续完善项目,为农业科技创新贡献力量。”

除了两支队伍外,2024年,全球农创客大赛金奖团队“Identi”的负责人Robinson在拼多多的资金支持下,首度登上科学与创新论坛的国际舞台,向全球投资者和国际组织展示团队研发的“去中心化可交互系统”。

王海薇在论坛上接受媒体采访时表示,“拼多多始终将农业作为核心战略,不止要打通农产品上行‘最后一公里’,也希望深入农研创新‘最初一公里’。我们希望通过大赛搭建一座桥,让全球农创青年的智慧能够流向田间地头,形成一个从想法到试验再到市场的闭环,推动农业科技进步。”


多元赛事:构建农业科技创新生态系统

除了全球农创客大赛,拼多多还长期支持“多多农研科技大赛”“全国科技小院大赛”等农业技术创新赛事,通过以赛促研,激发青年农创活力,持续探索数字技术、人工智能等新兴技术赋能农业的可行性方案。

“多多农研科技大赛”聚焦农业生产“最初一公里”,以单一作物的技术突破为核心目标,围绕种植效率提升、品质优化等关键议题开展精准攻关。今年是拼多多连续第五届牵头举办“多多农研科技大赛”,本届大赛聚焦国产草莓种植挑战,赛事评委将从草莓植物工厂的设计与建设、种植成果、系统稳定性与经费控制等维度进行综合打分,评选出实现“高产量、高品质、低成本、低能耗”的团队与方案,以实现让草莓做到纯绿色、高甜度,实现全年供应,提供更高的商业价值。

“全国科技小院大赛”则以人才培育为根本依托,将农业研究生培养与乡村振兴实践深度绑定。以第三届科技小院大赛为例,它吸引了19所高校的30支队伍参加,参赛项目覆盖盐碱地改良、特色作物育种、智慧农业、乡村治理、生态环保、农产品深加工等领域,充分展现了科技小院模式在推动农业科技创新与产业创新、培养知农爱农新型人才方面的成效。

而“全球农创客大赛”立足国际视野,面向全球挖掘具备潜力的农业创新系统性解决方案。比如夺得2025全球农创客大赛“桂冠”的“SafeSip”项目,它聚焦东非坦桑尼亚、肯尼亚等国家的家禽用水安全缺口。针对当地农场病原体负荷高、抗生素滥用及气候冲击等问题,该项目提供端到端解决方案,帮助小农户提前预警水质变化,从而降低禽业水疾病产生概率。

从聚焦单点技术突破,到深耕人才培育赋能区域发展,再到链接全球资源推动系统性创新,拼多多旗下三大赛事各有侧重又相互补充,形成了层次分明、覆盖全面的农业科技创新生态系统。


创新样本:从实验室到田间的可行路径

在拼多多的农业创新生态中,技术不再停留在论文里,而是真正走向田间地头。

2025世界粮食论坛上,来自中国的“牧原云计算”团队展示的“猪群实时守卫战役”项目,获得全球参会者的“围观”。针对非洲猪瘟、蓝耳病等多种空气传播疾病,“牧原云计算”团队通过AI视觉与多传感器融合技术,实现猪只采食、运动、社交等细微行为的全天候监测,可秒级识别猪只发热、嗜睡、打斗、跛行等异常并推送预警,实现“早发现,早干预”。这一方案不仅让生猪疾病预警提前了7天,也极大地提升了人工效率,为生猪规模养殖的精准化提供了完善的智能方案。

来自美国的“Verdia Diagnostics”团队,也在科学与创新论坛上展示了他们针对农作物病虫害问题的智能化解决方案,通过纳米传感器实时捕捉作物散发的醛类、醇类气体,精准识别、预警农作物病虫害。而且这个方案已经在番茄种植中进行了验证,实现了在视觉症状出现前的3到7天检测到疾病,大幅提升种植效益。

这两个项目在拼多多“2025全球农创客大赛”中分别获得银、铜奖,它们的共同点是瞄准了目前农业问题的真实痛点,展示的创新技术切实可用,并且效果可量化衡量,深度契合拼多多所倡导的“从想法到试验再到市场闭环”理念。这说明,拼多多不仅停留在“技术研发”阶段,更借助其电商体系将成果转化为市场价值,推动农业科技在真实农户、真实田间、真实消费场景中的落地。

平台赋能:千亿扶持与市场对接的战略布局

拼多多推出的“千亿补贴”计划,不仅为商家降本减负,还明确指出将加大专项资金投入,支持包括农研大赛在内的前沿技术创新、应用与推广项目。这一计划为农业科技创新提供了强有力的技术、资金和市场保障。

拼多多通过“科技小院”“农研大赛”等平台,将青年科技团队、平台商家、农户连接起来,形成协同创新的生态体系。云南番茄种植户采用“多多农研科技大赛”获奖的AI种植技术之后,番茄产量和品质大幅提升;“牧原云计算”团队开发的生猪养殖数字化方案通过拼多多渠道实现产品商业化,直接助力农户提质增效。就如其企业发展副总裁王海薇所说:他们希望“培育出一批既懂技术、又接地气、更具数字视野的‘新农人’”。

“千亿扶持”计划,是拼多多优先级最高的生态建设战略,其未来三年投入的资金、流量等资源将超过1000亿规模。其中,“千亿扶持”明确将加大科创投入,培育新质生产力,利用新模式、新技术推动农业数字化发展。例如,第五届“多多农研科技大赛”最终获胜队伍就将获得总额超过100万元的奖金,而这样的赛事,拼多多已经连续举办了五届。

拼多多不仅助力农业创新科技的研发,还帮助农户或科技农商在其平台获得用户、商机、品牌化路径。拼多多推出“百亿减免”为商家减负赋能,并通过“零佣金”“多多好特产”“新质供给”等专项,帮助采用农业新技术的农户将优质优价的农产品销售出去。在拼多多的赋能下,“技术成果”到“商业化应用”形成了一条可落地、可规模化的通道。


全球视野:中国农业科技的国际化

全球农创客大赛银奖团队,来自中国的“牧原云计算”团队在拼多多的资金支持下,登上了科学与创新论坛的国际舞台。其自主研发的“养猪黑科技”,收获了来自全球的关注,让中国农业智慧走向世界。

今年5月,2024年全球农创客大赛金奖团队“Identi”在拼多多支持下从秘鲁来到中国大理,参与拼多多主办的农创客训练营活动,与中国农业高校深入交流,与中国企业洽谈合作。

从支持中国团队走向世界,到帮助国际团队对接中国资源,拼多多正在构建一个无国界的农业科技创新生态。在拼多多的助力下,全球青年面对形形色色的农业难题,逐渐摆脱了过去各自为战的局面,通过交流,不同地区的技术、经验相互交融、印证,正在加速改变着世界农业生产的格局。

当 FAO 把拼多多邀请到联合国粮农议题体系,这不仅仅是一个中国电商平台的荣誉,而是中国式数字农业路径在全球粮食体系变革背景下的一次“登台亮相”。拼多多的大赛机制、平台能力、市场对接能力三位一体,构成了一个可复制、可规模化、具国际视野的农业创新生态,形成一场静悄悄的农业革命。


 
最新文章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