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21日,一组“千亿大佬刘强东为我送外卖”的照片在全网刷屏。照片中,京东创始人刘强东身穿骑手制服,手提外卖,和用户亲切合影。接着更多刘强东送外卖的照片被曝光,有他和用户的合影,也有他为用户取餐时的抓拍。最初很多网友质疑这些照片是AI合成,但京东很快确认这些照片属实,并称刘强东送外卖“是为了激励员工以客户为中心”。
随着舆情的发酵争议也随之出现,有人质疑“这是一场精心策划的作秀”;也有人称这是“企业家接地气,真正深入一线”。这场围绕刘强东送外卖的讨论,迅速从八卦升级成一场关于京东文化,刘强东的领导风格、京东外卖商业逻辑的深度剖析。
一线体验,确实是京东的“老传统”
刘强东送外卖这件事,外部来看确实“令人震惊”,但对京东内部而言确实并不意外。因为一线体验这种“下基层”行为,根本不是刘强东的突发奇想,而是京东内部已经实施很久的“老传统”。
早在2014年,京东刚刚上市时,刘强东就曾亲自穿上快递员制服,在北京为用户上门送货,并与快递员打成一片,一起吃饭喝酒。到2018年,京东真正确立“客户为先”作为价值观核心之后,刘强东就要求高管必须定期走进客服、物流、仓储等一线岗位,了解公司最真实的运营情况。
在京东内部,这种一线体验被称为“走流程”。前京东零售CEO辛利军就曾在客服中心连续接线12小时;前京东物流CEO余睿也经常出现在分拣中心和一线员工一起干活。京东之所以有这种文化,其实和刘强东的管理风格密切相关,他不喜欢依靠所谓的报表和PPT进行决策,更喜欢深入基层了解公司或业务的真实情况。所以,从这个意义上来看,刘强东化身外卖员送一天外卖,也算是为公司员工做了一个表率。
“我只能相信1.5个人”:控制欲背后的业务焦虑
刘强东曾在一次内部会上发火,痛批部分高管拿PPT和假大空的词汇忽悠他,并表示整个京东他只能相信1.5个人。显示出他对业务的掌控欲近乎偏执,并对企业真实情况洞悉的迫切。这次其“送外卖”行为背后,其实还是刘强东对京东外卖业务的深度焦虑。
目前京东外卖正值成长关键时期,面临着一场持久的“硬仗”。虽然从数据上看,京东外卖日订单已经突破500万单,但真实情况到底如何,系统运转是否顺畅,服务体验是否达标,这些问题纸面数据根本无法反映出来。
刘强东这次“送外卖”,其实就是深入一线摸情况,更像针对外卖业务的一次“突击检查”。 比如那天送餐中遭遇小范围延误,刘强东立刻决定推出“超时20分钟免单”政策——看似激进,实则是对骑手效率和调度系统的一次压力测试。他要的不是“亲民形象”,而是业务一线的“真实反馈”。
深入送餐一线,全链路系统的战略验证
京东杀入外卖市场,战略选择的角度非常“刁钻”。在骑手层面,京东全额负担为全职骑手缴纳五险一金;在商家层面,排除“幽灵厨房”,免佣金主打品质外卖。这两大战略落地的实际情况和效果如何,是刘强东最关心的问题。这是他选择深入一线体验的根本所在。
通过和外卖员吃饭交流,他可以感知一线外卖员对京东外卖战略的真实反馈,真正掌握外卖员关心的痛点,从而从战略层面进行有针对性的微调。比如在用户体验方面,刘强东送餐途中发现配送延迟,马上催生“超时免单”的快速决策机制。
所以,刘强东的这场“送餐秀”,其实是发现问题,解决问题,优化业务流程的“现场办公”。他通过一天的“送餐”,跑通外卖业务全链路系统,深入地进行了一场战略验证。
看似作秀,实则深谋远虑
京东一直强调“正道成功、客户为先、只做第一”的企业文化。而这一次,刘强东虽然目标不在价值观的展示,但通过实际行动,向外界传达了京东务实、亲民,重视客户体验的友好信号,并借助网络舆情发酵,形成一场企业价值观面向全社会的表达。我认为这应该算是一个锦上添花的意外收获。
最重要的是,刘强东通过这次“送餐秀”,也间接向业界传达出京东对外卖业务的势在必得。创始人亲自挂帅,显示出京东外卖业务的战略优先级已经调为最高,也说明它并非针对美团即时零售扩张的“围魏救赵”,而是京东面向零售新时代掷出的一把破局利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