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晋中国女首富钟慧娟:老公掌舵恒瑞制药,她执掌翰森制药
2025-10-31 20:32:34
  • 0
  • 0
  • 0
  • 0

10月30日,胡润研究院发布《2025胡润女企业家榜》,翰森制药创始人钟慧娟以1410亿元身价首次成为中国女首富。她不仅是胡润女企业家榜20年来的第8位新晋女首富,还是该榜单历史上首位来自非地产、消费品行业的女首富。


钟慧娟一直是各种女企业家榜单的常客,这次登顶女首富的主要得益于中国创新药产业的爆发式增长。在过去一年中,不少创新药企迎来估值修复,股价翻倍上涨,韩森制药的股价也累计涨幅超过100%,钟慧娟的个人财富也水涨船高增长超600亿元,增幅高达83%,使其成为胡润财富榜单上第一位来自生命健康领域的女首富。

放弃“铁饭碗”,从讲台到企业

1982年,钟慧娟从徐州师范大学化学专业毕业,被分配到连云港延安中学成为一名化学教师。当年,教师是很多人眼中的“铁饭碗”,轻松、稳定,钟慧娟也顶着“人民教师”的“光环”一干就是13年。

虽然身为教师,但是钟慧娟的生活早已与医药行业关联在一起。她的丈夫孙飘扬是连云港制药厂的技术骨干,后来又升任为该制药厂的厂长。在丈夫的耳语目染之下,钟慧娟中国医药行业的了解逐渐加深,并为她日后投身其中奠定了基础。

1995年,医药行业的改革浪潮袭来,钟慧娟的丈夫孙飘扬决定与一位香港投资人共同成立江苏豪森药业(翰森制药前身)。但其身为连云港制药厂厂长,无法分身掌舵新企业,于是,孙飘扬就提议让钟慧娟来管理新企业。

一面是“铁饭碗”;一面是前途未卜的新企业,钟慧娟在慎重思考之后做了一个震惊同事的决定:辞职下海,接手了这家仅有10余名员工、1个产品的初创企业。这一年她34岁,距离成为中国女首富还有30年。

破旧平房起步,医药百强立足

初入医药行业的钟慧娟,虽然有丈夫指点帮助,但她也要面对“三无”困境。刚刚成立的豪森药业无成熟团队、无稳定市场、无充足资金,她为了节省公司支出,便将办公地点设在了一个破旧平房里。

为了让豪森药业尽快走上正轨,钟慧娟抛下家中一切杂务,一心扑在公司上,每天挤公交上下班,只为将有限的资金全部用于购买仪器设备。没有工人,她亲自招学徒工,手把手地教出第一批核心员工;没有市场,她就带领员工南上北下,开拓市场。

在钟慧娟的主导下,豪森药业确立了“科技创新”的发展战略,将研发投入放在核心位置。1997年,豪森药业拳头产品——抗生素药"美丰"研发成功,并投入市场。凭借稳定的疗效和合理的价格,"美丰"很快打开销路,当年实现营收3000万元。

“美丰”成功之后,钟慧娟带领豪森药业继续扩张发展,使之逐渐成长为中国最大的抗肿瘤和精神类药物研发生产基地之一。到2003年,豪森药业跻身全国医药百强企业,钟慧娟和她旗下的豪森药业算是在中国医药行业站稳了脚跟。


破除“夫妻店”疑云,完成翰森制药上市

随着豪森药业的不断发展,外界始终将其与孙飘扬掌舵的“恒瑞制药”(前身是连云港制药厂)联系在一起,于是“夫妻店”“影子公司”等标签被打在了豪森药业身上。

造成这种“误解”的原因不止是因为钟慧娟和孙飘扬的夫妻关系,还因为当年豪森药业成立时,孙飘扬既是创始人之一,又身兼连云港制药厂(恒瑞医药前身)厂长职务。再加上两家药企的股权结构隐秘、研发、市场等方面存在潜在交叉重叠,又都聚焦抗肿瘤领域,难免会引发外界对两家药企“资源共享”的猜测。

为了彻底破解这种疑云,钟慧娟从2010年便“大刀阔斧”式的进行"去关联化"工程。她首先就是理清豪森制药的股权边界,并于2015年展开股权重组,引入高瓴资本等机构投资人。这一系列操作之下,孙飘扬彻底退出豪森制药股东名单,钟慧娟个人持股比例从65%下降至34%,放弃了对豪森制药的绝对控股。

2018年9月,江苏豪森药业以"翰森制药"为新主体申请港股IPO。2019年6月14日,"翰森制药"在港交所成功上市,并以1400亿港元市值成为当年港交所最大医药IPO。钟慧娟和孙飘扬也因此成为“中国最牛医药夫妻档”,两人各自坐拥一家千亿市值的上市药企。


从仿制药到创新药,女首富的财富密码

上市之后的翰森制药保持着营收与利润的双位数增长,展现出异乎寻常的经营韧性。随着资本市场对创新药市场估值进行修复,翰森制药股价暴涨,其市值从约900亿港元一路攀升至目前的超2000亿港元。

翰森制药的成功不仅是因为钟慧娟的领导力,还得益于她超前的战略眼光。翰森制药成立之时,她就确定了“仿创结合、仿制打基础、创新求突破”的发展战略。这使得翰森制药在创新药研发方面走在了行业前列,截至2025年,翰森制药在中国产生销售收入的创新药已达七款,成为翰森制药业绩增长的核心引擎。

自翰森制药上市以来,钟慧娟从未对自己的股份进行过减持,反而在医药行业低谷之时增持过2%的股份。可以说,她的财富与翰森制药的发展深度绑定,侧面也传递出她对翰森制药未来的发展充满信心。钟慧娟用三十年时间证明,把一件事做到极致的长期主义,终将获得市场的丰厚回报。


 
最新文章
相关阅读